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在两个多月前离开英国的时候,英国媒体对这艘航母在印太部署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其中关于航母是否穿行台湾海峡的报道上,英国媒体的主基调是挑衅中国为主,保留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
在英国航母出发之前,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摩尔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虽然并未明确指出航母会穿越台湾海峡,但是暗戳戳的强调英国航母会进入南海。此一表态被英国媒体冠以“英国航母打击群指挥官表示,皇家海军准备在台湾问题上对抗中国”的题目,说什么英国航母必将穿越台海,说什么一艘威尔士亲王号就可以压制山东舰,辽宁舰双航母战斗群之类的,可谓是吸睛不少。
英国航母在经停印度,新加坡后,于6月30日进入南海,按照威尔士亲王号的航线来看的话,如果没有意外这艘航母将直接进入南海。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威尔士亲王号却在7月1日突然转南向航行,穿越巺他海峡,前往澳大利亚。而威尔士亲王号转向的地点,恰恰在南海九段线的最南部边缘地带,这艘航母自始至终都没敢进入九段线以内。
也就是说,英国航母拿出了进入南海的姿态,但是就在要进入九段线的时候,突然改变航线,选择远离南海航行。此航线变动与其出发之时,英国媒体对台湾问题的高调表态不符。因此有台湾媒体表示:“英国航母腰里揣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贻笑大方。”
虽然英国海军实力目前在世界海军中依然排名靠前,但是其综合实力跟中美海军早已不是一个级别。因此对于英国航母的航行线路,媒体表态等等,在世界媒体上也没产生多高的关注度。在我们国内也不算是什么大的新闻。军迷自然也在关注这艘航母到底敢不敢穿越台湾海峡,当这艘航母连九段线都敢进之后,我们对英国航母的看法大概会在内心中不屑的喊出一个字:“切”。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英国航母出发之时,对台湾问题高调表态,但是事到临头又畏畏缩缩不敢进入南海,这背后反映了英国怎样的心态?此外,英国人为什么要做这些让外界看来很丢脸的事情?从中我们又能对中国军力发展得出什么结论?
首先,英国航母出发前,为什么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
先来看英国这次行动想要达成的战略意图。
在我看来,英国海军实力和全球地位早已不匹配,今日之高调在印太部署航母打击群,并于印太多国进行联合演习,无非是为了展示英国的全球地位罢了,军事投射能力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其早已坠落谷底的大国形象罢了。
但是英国还能依靠其海军实力,表现出自己依然是个海洋大国吗?在我看来,英国军舰老化,海军军费削减严重,英国海军实力早就不堪入目了。当下,英军所能动弹的所有海军主力舰艇中,只有两艘航母,三艘45型驱逐舰,5艘23型护卫舰以及一艘机敏级攻击核潜艇。其所有五艘战略核潜艇全部趴窝,60%以上的驱护舰趴窝。导致其航母在印太部署的时候,连护航舰艇都凑不齐。
本次威尔士亲王号的护航舰艇中,只有一艘45型驱逐舰和一艘23型护卫舰以及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这点护航力量如果也敢号称航母打击群,那么看上去明显太单薄了。于是乎,这次英国航母在印太作秀,在舰队中纳入了挪威和加拿大的两艘护卫舰撑场面。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英国还是挪威,还是加拿大的护航舰,在中国宙斯盾驱逐舰面前都不够看。属于拿出来可以撑场面,但是打起仗来只能送人头的货色。所以拼凑多国舰艇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本质上是在掩盖其实力不足的困境罢了。
这样的一艘航母,英国居然期望出来溜达一圈达成争夺规则话语权,以所谓自由航行的旗号,挑衅中国海洋主张的目的,明显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至于说到英国航母所谓一艘航母可以对抗两艘中国航母,强调F35B战机对中国歼15有代差优势这些英国媒体自嗨的言论,不过是英国的舆论战罢了。如果英国航母实力真的如此强悍,为什么连南海九段线都不敢进呢?
实力不行,自己又要前往我国周边蹦跶,英国难道不知道这些弱点吗?鸡贼的英国皇家海军自然知道。但是出发前依然在挑衅,说明英国是狐假虎威,是在配合美国在印太地区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罢了。
英国航母出发前释放可能穿越台湾海峡的信号,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中国战略底线的试探,并在航母航行过程中评估中国的战略容忍程度。此外,英国内部对殖民地遗产香港始终耿耿于怀,始终抱有找回帝国荣光的殖民思维。
但是英国航母上仅仅搭载了12架F35B战机,还因为一架战机出现故障停在印度无法随行,护航舰艇如此之少,还需要依赖挪威和加拿大的支援。如果拿我们的海军实力跟他们做一下对比,那是在欺负他们。所以整体上看,英国有在印太显示实力的野心,但是英国海军没有与其野心相匹配的实力。
我的看法很简单,英国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此次航行任务更多是在作秀,表达其与美国坚不可摧的盟友关系。但是因为挪威和加拿大舰艇只是阶段性对英国航母进行护航,他们也明白自己实力不足,对穿行南海心存疑虑。说真的,如果英国航母在进入南海之前,得到美国舰艇加入的话,至少狐假虎威的英国航母是敢于进入南海的,但是美国海军明显没有配合英国航母的意思。本来进入南海,甚至穿行台海都只是表演性质,现在看戏的美国都没兴趣,试问他们还敢进入南海吗?
事到临头畏畏缩缩,英国海军注定再也不可能在印太地区发挥影响力了。
英国在进入南海之前表现出姿态,但是最终放弃刺激中国,在我看来最大的可能,是英国在经济利益和讨好美国之间左右为难。大家试想一下,英国这么做的本质原因是想讨好美国的,但是跟中国之间又存在经贸往来。在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之间摇摆的英国明白,一旦在军事上一边倒的站在美国一边并在南海实质性表达军事存在,一定会遭到中国在经贸领域的精准攻击。现在英国的经济实力有限,一旦遭遇这样的经济困境,足够英国喝一壶的了。从中英外交上看,英国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拧巴,今年四月,英国国防参谋长访华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竞争与合作”。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任何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大国,都有重现其祖宗辉煌的愿望。比如土耳其的大奥斯曼梦想,伊朗的大波斯梦想。甚至就连法国德国都对过去帝国时代的成就感到自豪。这是每个国家都在尽力追求的梦想。哪怕是被美国禁锢如此严重的日本,难道就不想恢复帝国时代的荣光?
说到底,形势比人强,英国人曾经依赖工业革命和殖民体系维持了两个世纪的强大。这种强大背后,有其特殊的历史机缘。二战之后,大国竞争就开始朝着人口大国才有资格参与全球竞争的赛道上演化了。过去曾经辉煌过的老牌欧洲国家英法德,他们以几千万的人口规模,已经不具备再次成为世界大国的可能了。
作为一个中型国家的英国,如果不参与世界政治博弈,那么好歹可以依托自己相对强大的综合国力,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自主。如果硬要火中取栗,在中美博弈上表现自己,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成为另外一个大国的打击对象。从历史的视角看,英国人奉行实用主义原则,从来不在乎所谓的面子问题。所以即便是航母出发之前,媒体那么高调的宣传,依然事到临头退缩了。在我看来,英国这叫识时务。做足姿态,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至少不会遭到中国的反感。
不过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让人们看到,英国海军再也不能影响印太地区的海洋格局了。他们过来溜达一圈,最多表明一种撑美国的态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摇旗呐喊,绝不为美国冲锋陷阵。说到这里,我们也能大致推测出,将来如果中美之战不可避免的话,大部分国家也不会在胜负未分之前就选择站队,哪怕是美国的盟友体系中的国家,只要看不到明显哪一方会胜利,也不可能为美国冲锋陷阵当炮灰的。
从英国丢人的表现,我们又能对中国海军发展得出什么结论?
我在过去多次强调过一个观点,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终级表现形式。英国航母出发前对中国挑衅的信誓旦旦,再到英国事到临头的抱头鼠窜。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军力进步,已经让一个在世界排名前五的海军强国,连正眼看我们一眼都不敢的程度。
说到这里稍微展开一点,大家不要觉得英国海军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觉得英国海军实力不怎么地。事实上,能开出两艘航母,并拥有核潜艇,在全球海军排名上已经非常靠前了。英国海军只是让我们觉得很弱小,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去比较的话,除了中美海军之外,就凭两艘航母形成的打击能力,英国海军还真的不把其他国家的海军放在眼里。
按照通用的世界海军排名算法,美国海军排在存量海军实力第一位,总吨位大约570万吨。中国海军排名第二,总吨位大约300万吨,俄罗斯海军排名第三,总吨位大约130万吨,而英国海军排名第四,总吨位大约70万吨。后面的分别是法国第五,日本第六,印度第七,韩国第八。意大利和土耳其第九第十。
不过在我看来,如果公海大洋决战的话,俄罗斯海军虽然拥有130万吨的总吨位,但是因为其太空军事资产已经报废,其海军所能发挥的战斗力极其有限。所以公海决战,俄罗斯海军是打不过英国和法国海军的。所以总体上看,英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应该仅次于中美两国。
至于英国人说的什么英国一艘航母,就可以对抗中国山东舰和辽宁舰的双航母力量这些鬼话,大家当个乐子看看就行了。毕竟按照远洋作战的思路,一个国家最大的依仗除了舰队以外,就是太空军事资产,英国在这方面跟我们差的又何止一个数量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海军在公海大洋之上的全部战力,估计在我们五艘055万吨大驱面前都不够看,更不要说航母了。
这就是今天中国海军成果的终极表现。依托现有作战体系,只需要少量高性能装备,就可以让类似英国这种世界海军强国感到害怕。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现代海军建设,及其耗费资源,英国和日本作为经济实力还算不错的国家,在海军建设上远远不可能达到中美这样的高度。直白点说就是,他们看上去虽然有能力装备大海军,但是经济实力不能支撑大海军建设。
就拿我们经常说的航母来说吧,一艘超级航母的造价动辄几百亿,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费用高达上千亿美元。而且航母并非一件单一的兵器,背后还需要融合包括空军科技,海洋科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武器技术等几乎所有的军工科技项目。现在能够在这些所有科技项目上发力没有短板的国家就只有中美两家,别的国家连所有项目完备都做不到,又何谈大海军建设呢?
此外,太空探测体系的实力构建也是需要庞大的军费投入的,这方面,号称军事强国的俄罗斯,连维持前苏联时代建立起来的空天探测体系都做不到,像英国这样的国家,更不可能拥有中美这样的太空军事资产。
在我的印象里,一枚高性能光学军用卫星的造价就够造一艘航母了,而要完成对全球重点区域的卫星全覆盖,太空军事资产的投入更是天文数字,这一点,除了中美之外,能做到的国家又有几个?
我为什么说我们只需要出动055,就可以压制英国航母?道理很简单,英国太空资产有限,055上搭载有射程1500公里的反舰导弹,依托太空军事资产,055都不需要舰载传感器工作,就可以对英国航母进行视距外探测,锁定和攻击。而英国航母面对技术上高一个代次的中国远海作战体系,连055在哪都不知道,就会遭遇到毁灭性打击。
这就是为什么,英国海军看上去来势汹汹,到最后别说穿越台湾海峡了,他们连九段线都不敢进。这恰恰说明,中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看一眼都感到恐惧的程度了。如果英国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进入南海,甚至穿越台湾海峡。中国海军给他们来个包圆,让英国海军进退两难,前进无路,撤退无门,那么英国可就不仅仅是丢人那么简单了。
小结:作为海上实力仅次于中美的存在,英国的海军实力在我们面前已经不够看。随着中国海军的持续发展,未来跟着美国海军搞拉拉队,动不动在我们周边给我们找麻烦的其他国家海军舰艇将会逐渐消失。这次英国威尔士亲王号不敢进南海,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意味着什么呢?在我看来,中国海洋战略纵深大大加深。接下来,我国1500米深海钻井平台服役,南海争端争来争去无非就是石油权益罢了,等我们和南海周边国家达成合作开发的协议后,在强大海军实力支撑下。过去美国撺掇周边国家给我们找麻烦的时代快要过去了,真到了那一天,不好意思,你们所谓的航行自由,对我们而言就是对周边的威胁了。美国不仅不能撺掇周边国家以后,不好意思,在亚太周边,美国海军就只有退出这一区域这一唯一选择了
在线配资炒股开户,力创配资,财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